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突围之路— —赤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筑产业发展基地
| 招商动态 |2016-10-07
9月19日,赤峰市中心城区环城水系治理项目、三座店水库引供水项目、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同日开工建设。这3个总投资为67.1亿元的项目,都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建设的。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赤峰市以PPP融资模式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全市稳增长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赤峰,如今正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上。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总体布局之下,全市已形成“上项目、建基地、兴产业、促转型”的热潮,吹响了“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快发展的冲锋号。
绿色能源 — —中能国电光伏太阳能电站
点燃项目引擎激活发展动力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赤峰市决策者认识到,项目建设是扩内需、稳增长、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也是调结构、促转型、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下,赤峰市解放思想、筑巢引凤,加快项目建设的速度,谋求进位赶超。
进入9月份以来,赤峰集中开工了翁牛特旗恒都牛业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宁城县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9月18日,全市已有1181个项目动开工,完成投资1011亿元,同比增长14%,项目开工率达到96%。其中工业项目有405个,完成投资444亿元。
正在生产中的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车间
到今年年底前,赤峰还将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8项。包括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赤峰金剑铜业年产40万吨阴极铜退城入园技改升级项目、赤峰经济开发区2×350兆瓦自备电厂等项目。力争总投资150亿元的智慧城市项目、投资100亿元的赤峰五龙30万辆电动车项目也开工建设。今年,全市1000万元以上项目动开工数将达到1258个,总投资3870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培育特色产业,赤峰市正在分区域排兵布阵。中心城区依托东部工业经济走廊,聚焦铜冶炼加工、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北部矿产资源丰富的旗县,主要做大有色和黑色金属产业;其他旗县则重点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在战略层面,赤峰正在抓住与京津冀达成1000万千瓦电力市场消纳协议的机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同时,还要加强旅游交通和核心景区建设,推动全域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缓解政府投入压力,赤峰市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行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已有31个采取PPP模式的项目落地,总投资260亿元,到年底将达到65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占全年项目投资的四成以上。市里还抢抓国家融资政策的窗口期,设立了融资规模为393.12亿元的11支基金,解决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资金短缺的难题。
明年10月底,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总投资26.8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全部完成。届时有两个40万吨的铜冶炼项目将在这里入驻。赤峰市把包括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在内的赤峰经济开发区,做为实施“飞地经济”的重要飞入地。通过两地按例分享税收的办法,实现飞出地和飞入地的共赢发展。未来几年,这个赤峰的“东部工业走廊”将成为重要的“引凤之巢”,它集聚起的产业集群将挺起赤峰工业的脊梁。
科技创新引领 冶金炉火正红
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赤峰,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和华北地台北缘,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在建设国家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过程中,赤峰市引入了中色集团、中钢集团、铜陵有色、云南铜业、中铝集团、山东黄金、东北特钢等大型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规模以上冶金企业133户,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13万吨,年冶炼能力79万吨,深加工能力22万吨。
现代化的中色富邦冶炼区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赤峰有色金属产业在市场波动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让走势低迷的产业走出低谷,赤峰让来自全国的行业顶尖技术与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市围绕铜、铅锌、尾矿回收等领域和“采、选、冶、加”四个环节,设立了总投资为5.6亿元的有色金属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项目由自治区和市政府分别投入2500万元,其余由企业自筹。
在赤峰云铜有限公司,企业采用自主研发的“双炉粗铜连续吹炼工艺”,在国际铜冶炼行业属于首创技术。这项工艺能全部回收生产中产生的烟气,再汇入制酸系统进行脱硫处理,一年就能减排二氧化硫560吨。而每吨铜冶炼综合能耗降低30千克标准煤,吨酸电耗下降14千瓦时,公司全年能节约5600多吨标准煤。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孟兆忠算了一笔账:“双炉连续吹炼炉投入运行后,全年提高产能35000吨,每年企业增产获得的效益可达4130万元!”
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赤峰有色金属企业做起废物循环利用的大文章。“湿法炼锌高浸渣资源化回收”是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据中色锌业公司副总经理李龙介绍,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能从废渣中提炼2000吨铜、1000吨镉、100吨钴、3000吨锌、0.1吨黄金和25吨以上的银,这些提炼出的副产品销售额达4亿多元,相当于公司全年销售产值的十分之一。
一吨铜加工成内外刻满纹络的铜管可增值1.1万元钱,比生产光面铜管的价格整整高出6000多元钱。正是看中了精深加工的前景,赤峰宝山能源贺麒铜业公司投资4160万元,攻克铜合金高效管材深加工关键技术。新产品比老产品换热效率提高1倍,使用这种铜管的制冷设备会更省电。同时,由于换热效率高,还可节省一半的原材料。目前,公司已经申报与该项目相关的6项技术专利。同时,赤峰市正在加快建设年交易额500亿元的非标准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并把它作为增强有色金属话语权、振兴赤峰有色金属产业的关键一招。
科技创新引领,使赤峰有色金属产业发生化茧成蝶之变。今年1—8月份,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9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0.2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0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在有色金属产业的困境突围中功不可没。
风光水电并举 能源直供京津
光伏电板遍山川,风生电起美草原,秸杆制沼成商品,扬煤吐气好壮观⋯⋯行走在赤峰各旗县,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项目让人目不暇接。在建设京津冀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过程中,赤峰市风光水气并举,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从去年赤峰市电力装机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在全市813.1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中,有769.6万千瓦实现了并网发电。而在并网电力装机中,火电406.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52.8%;风电337.2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3.8%。风光水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的装机量已与火电装机容量旗鼓相当。
大唐克什克腾煤制气厂区一角
6月30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就煤化工及关联项目签署转让协议,这标志着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历时2年的重组工作正式告一段落。眼下,做为大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总结经验,完善克什克腾煤制气项目一期I系列的技术和工艺,同时加快Ⅱ系列的项目建设,力争明年投产。据克什克腾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志春介绍,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目前投资已累计达到260多亿元,项目Ⅱ系列已完成工程量的90%,I系列现在运转正常,每天生产外送天然气200万立方米,占到北京夏季外供气量的四分之一,已成为护佑首都能源安全的一道屏障。
大风车成了草原上的一道风景
随着煤制天然气成为清洁能源新秀,光伏发电也在赤峰风生水起。今年7月,赤峰市首家“万亩食用菌研发种植农光互补示范园区”20兆瓦农光互补电站项目一期正式并网发电。这个总投资35亿元的项目,规划面积1万亩,年发电总量约3000万度。项目将农业种植和光伏发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棚上发电、棚下种菇变成了现实。赤峰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已吸引了中能国电、中国国电多家等企业入驻。如今林西县的80兆瓦光伏项目、敖汉旗的40兆瓦光伏项目等一批太阳能发电项目都已并网发电,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到27万千瓦。
就在赤峰清洁能源发展风生水起之时,能源外送通道又遇到“车多路少”的困境。为了破解电力外送瓶颈,赤峰市积极向自治区和国家争取项目。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东北地区电力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2019年实现赤峰地区电厂改接河北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增加赤峰向华北送电约200万千瓦。此外,赤峰至华北电力外送通道,赤峰巴林至辽宁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一体化的500千伏主网架工程均已列入自治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之中。辽宁朝阳至赤峰城区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正在筹备之中,一条能源的通道即将打开。
绿色农畜产品 迈向品牌时代
在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过程中,赤峰市既注重生产,又注重加工,还注重打造品牌。结合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赤峰市提出了“3661”的现代农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60%、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60%,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00亿斤以上,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0万亩,新增人工种植优质紫花苜蓿100万亩,发展高效丰产经济林100万亩,优质肉牛、肉羊出栏1000万头只,优质生猪出栏1000万口。眼下,项目的每个分项工程都在全力推进。
元宝山区和润农业公司蔬菜工厂化育苗车间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目前,赤峰市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44.5%,全市13个重点农畜产品加工园区成为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升值的主力军。在红山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52家企业生产一片繁忙。园区内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全区知名的“独伊佳”牛肉干、百年老字号“瓜子张”炒货、独具蒙古族特色的“鼎醇”奶酒等产品,在这里装箱上车,走向全国。在独伊佳食品有限公司,一块块牛肉经过风干、塑形、熏制、打包等工艺,每市斤就能卖到上百元。现在企业一年就能消化加工牛肉3000多吨。
为了提高农畜产品加工的规模和质量,赤峰注重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如今,江苏雨润集团、广东温氏集团、北京挑战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来赤峰投资兴业。到今年6月末,全市已发展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475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流通企业80家。重点龙头企业带动落实种植业基地383万亩,落实牲畜养殖总数近255万头只、禽类养殖总数近4301万只。
敖汉旗四家子镇苹果梨喜获丰收
赤峰·中国北方农博会和中国(内蒙古)牛羊肉产业大会成为赤峰提升现代农牧业技术水平和品牌的两个重要平台。自2003年以来,赤峰农博会越办越大,内容越办越丰富,特色越来越鲜明,已经成为内蒙古乃至中国北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展会。在今年的第三届中国(内蒙古)牛羊肉产业大会上,赤峰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牛羊肉食品之都”称号。从卖活牛活羊到屠宰后卖鲜肉,再到牛羊肉精深加工,赤峰市牛羊肉产业的链条越拉越长。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了赤峰牛羊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眼下,“巴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牛羊肉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地产牛肉鲜红、大理石花纹丰富,羊肉鲜嫩、无膻味、瘦肉率高,深受顾客欢迎。而“蒙都”、“大牧场”等一批牛羊肉加工产品也已驰名全国。
不仅仅是牛羊肉产业,赤峰市的农牧业已整体迈进品牌时代。今年,“昭乌达肉羊”、“赤峰小米”、“赤峰绿豆”、“赤峰荞麦”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至此,全市已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14个。到今年6月末,全市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认证总数达到287个。生产笤帚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房身村、生产蒙古野果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等7个村镇,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根植文化特色 步入全域旅游
深秋时节,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景区游人如织。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赤峰“体彩杯”沙滩足球邀请赛,成为游人争相观看的一大赛事。这个国家4A级景区经过两年的建设,已完成投资3.5亿元。200间的原生态集装箱星级酒店、6000平方米的酒店接待中心、2800平方米的专业沙滩运动场等项目的建成,提高了景区档次和接待水平。为了创建5A级景区,企业投资5800多万元,启动了老柳林森林酒店、帐篷酒店、温泉疗养基地、娱乐设施等项目,并启动了景区二期1200亩水面、2000亩湿地项目。
玉龙沙湖景区游人如织
玉龙沙湖景区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是赤峰市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基地的一个缩影。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赤峰市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把全域旅游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将整个赤峰作为一个旅游区来打造包装,以“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模式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了由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由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
为了实现旅游空间的全景化布局,赤峰首先以旅游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将不同的景区穿点成线。今年,赤峰市全力推进公路在建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200亿元。市里要借国省干道路网调整的机遇,打通重要的旅游公路。主要包括南部的赤峰至围场高速公路、东部的新惠到天山二级路,北部的省际通道高速改造,西部的乌兰布统至经棚高速,中部的赤峰到灯笼河以及乌丹至大兴二级公路。同时,市里还要深度谋划一批旅游公路新建和改造项目,打通全域旅游的交通关节点,为旅游业大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星罗棋布的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牧家乐园
四季全时的旅游服务,缩小了旅游淡旺季的差距。在2015——2016年冬季旅游中,赤峰设计了“冰雪、温泉、民俗、文化”的主题旅游。冰雪温泉体验之旅,克什克腾冬季冰雪那达慕震撼之旅,狩猎、温泉体验之旅,蒙古民俗、沙漠越野、世界地质奇观之旅,坝上冰雪风光摄影之旅等系列旅游产品吸人眼球。而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车摄影节、达里诺尔冬捕节、达尔罕银冬驼文化节、坝上草原冬季摄影节、美林谷滑雪节等节庆活动,将文化融入到冬季旅游之中,让寒冷变成了财富。
全民参与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潘文友是宁城县甸子镇河洛堡村农民,他借邻近紫蒙湖、道须沟等景区优势,开了一家“农家客栈”。客栈除了提供吃饭、住宿外,还提供露营、篝火烤场、鱼塘钓鱼等项目,月收入达到1.5万元。潘文友是宁城旅游从业大军的一员。目前,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135家,全年的总收入在6000万元以上。
全域景观,全业融合,全时服务,全民参与,提升了赤峰旅游业的规模和档次。今年1至8月份,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176万人次,旅游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5.5%和21.2%。
深耕一带一路 助力内陆开放
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城市,如何在开放发展中赢得先机?赤峰市的做法是:把建设京津冀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通北接蒙俄、南下出海的国际交通大通道;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申建赤峰综合保税区,打造通江达海的国际陆港。如今,赤峰正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积极打造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连接国内外
9月27日,满载1100吨赖氨酸的国际货运班列,驶离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铁路运输基地开往俄罗斯。这个班列是由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首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开往俄罗斯和欧盟国家,“赤满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总里程9000公里,单程运输需9到12天。目前已开行10列,承运了近8000吨的出口货物。这个班列通过海铁联运,能把内蒙古、京津冀乃至江浙地区的货物运往国外,也能把俄罗斯和欧盟各国的货物通过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集散至全国各地。
开通国际集装箱班列,是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中的一项重要业务。自2015年1月1日正式封关运营以来,保税物流中心共入驻企业27家,办理进出口业务1188票,进出口额累计达到1.25亿元。红山区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建设2400平方米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交易中心进口直销来自美国、英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化妆品、家电、日用品等6000余种商品,并在中心城区发展了5处进口商品卖场,成为全市及周边盟市进口商品营销和集散的龙头。眼下,保税物流中心正在推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申建综合保税区,一个外向型经济的航母呼之欲出。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打开了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如今,赤峰立足对外开放,利用京蒙对口帮扶、辽西蒙东联合体等平台,正在主动融入京津冀和东北经济圈。新一轮的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以来,全市实施产业转移项目501个,实际完成投资964.2亿元;共争取北京市“重点地区帮扶资金”2.63亿元、自治区项目配套资金2.46亿元,实施京蒙对口帮扶项目156个。
眼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投资建设的城市管廊项目已经开工。下一步企业还将投资建设中环路改造,城市轻轨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赤峰市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总体品味。今年1—8月份,全市在区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884项,引进资金494.03亿元。其辽宁省、北京市、河北省的到位资金总位居前三位。